網站建設與運營的收入來源(網站建設與運營的收入來源分析)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網站建設與運營的收入來源,以及網站建設與運營的收入來源分析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網站收入從哪里來
第一種是廣告收入,這是網站天經地義的面包黃油。
第二種是交易收入,即從電子商務的成交中提取傭金,成交額越高,收入就越多。交易收入是多數(shù)電子商務網站的主要收入來源。
第三種收入是會員/訂閱/定制收入等。如短信已成了網站重要的收入來源。
第四種是技術服務收入,即通過向客戶提供某種技術支持或服務來獲得一事一議的項目收入,如企業(yè)建站,域名空間注冊等。
網站的收入來源無非是上述幾種收入來源的某種組合。組合的構成及各項收入在組合中所占的比重決定了網站的發(fā)展方向及側重點。
至于電信公司收的費是網絡硬件資源使用費,不僅不給網站,你主機在電信托管,每年還要向他交一筆不菲的費用
網站靠什么盈利?
網站的盈利方式
“網站是如何盈利的?有多少種好的盈利方式?如果我想運營一個網站怎樣如何尋找盈利點?我適合做哪一種網站?”五年前,我是帶著這樣的問題從傳統(tǒng)商業(yè)走進互聯(lián)網的……。
相信這樣的問題也是眾多網站運營者或對網站運營感興趣的朋友所關注的,下面就我所了解到的一些盈利方式做一下簡單的介紹,希望對您能有點滴的啟發(fā)與幫助。
網站的盈利方式一:網站的個人交易平臺服務(C2C)模式
這種方式的代表網站是eBay(電子海灣),其交易方式主要是以個人竟拍的形式,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網站公司中,(據(jù)我所知)是市值最高的一家(510億美元左右),略高于Google(500億左右)和雅虎(480億左右),這足以證明這種網上個人交易在美國以及其他發(fā)達國家的影響……。
從另一個側面來說,我聽說一個朋友到美國留學,到了以后,從網站上購買了許多自己需要的用品和圖書。離開美國時,又通過網站將這些用品和圖書買了出去,這足以證明這種商業(yè)模式已經被大眾所接受。
在國內,大概有三家較大的C2C網站,易趣(現(xiàn)已被eBay收購)、掏寶(阿里巴巴旗下)和一拍網(雅虎與新浪合作)。此類網站運作起來,受眾群體大,建立信譽難度大、推廣與運營的費用很高,建議要采用此類模式,需要謹慎,除非在某一個專業(yè)的領域有足夠的優(yōu)勢和充足的資金。
網站的盈利方式二:在線廣告
在線廣告是網站盈利的比較普遍的方式,其形式繁多,從Banner(旗幟)、LOGO(圖標)廣告,到Flash多媒體動畫、在線影視等多種多樣,從收費的方式來看,現(xiàn)在比較受歡迎的是按點擊次數(shù)收費,Google和百度等搜索引擎網站都是主要采取此類廣告方式,Google去年的31億美元收入(前年14.6億美元),基本都來源于此類廣告方式。
廣告收入也是可以在您的網站實現(xiàn)的,只要你有較多的瀏覽群體(最好是某一類型的專業(yè)瀏覽群體),就具備了網站廣告收費的條件,當然,也可以作大型網站的廣告合作伙伴獲得一定的盈利。
另外,現(xiàn)在比較流行一種“窄廣告”的概念,就是針對更專業(yè)的瀏覽群體,而不是泛泛的流量,這樣其有效的用戶比例會大幅提高。
網站的盈利方式三:短信鈴聲等移動運營服務
近幾年興起的互聯(lián)網短信鈴聲下載,不僅為手機用戶帶來了更周到的服務和更精彩的鈴聲彩信,也為各大網站提供了一個非常良好的人氣轉利潤的盈利模式,曾經一度短信鈴聲的營業(yè)收入在國內三大門戶總收入的四成左右,可見其重要性。幾年的時間,國內的短信鈴聲服務提供商(電信增值服務SP)竟達到5000家左右,更有短信鈴聲專業(yè)網站“掌上靈通”去年上市于納斯達克……。
如果您的網站擁有較好的流量,也可以通過與專業(yè)短信鈴聲的SP提供網站進行合作,獲得一些盈利,當然,如果您擁有更多的投資和技術力量,也可以成為SP的一員,不過現(xiàn)在SP從市場業(yè)績來看,普遍有下降勢頭……。
網站的盈利方式四:網上零售(B2C模式)
談到網上的零售可能您的第一感覺就會想起亞瑪遜,是的亞瑪遜應該說是世界上最大的網上零售商店,去年銷售額高大69億多美元。國內也有許多的B2C零售網站,比如當當網、卓越網等,并且各大網站也基本都擁有自己的網上商城……。
通常的B2C網上零售大概有兩種操作方法,一種是您自己經銷的產品,通過互聯(lián)網銷售;另一種則是建立一個網上零售的平臺,讓更多的商家通過此平臺銷售他們的產品。
在國內,網上零售的方式依然存在一些瓶頸,比如,資金流的信任問題、物流的欠發(fā)達因素等,所以很多在國的網上零售都處于信息流階段,具體實現(xiàn)常常是“網上撮合,網下交易”。
鮮花類網站在國內的具體情況下,找到了非常可行的運營模式,就是互聯(lián)網站與各地的鮮花店合作嫁接,成功的解決了物流本地化的問題,并且,鮮花網站與各地花店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規(guī)范的內部結算機制,為用戶提供了更好的異地送花平臺,甚至有些網站已推出全球范圍的送花服務。
網站的盈利方式五:特殊信息收費
如果您經常上網瀏覽,會時常遇到有些網站的信息必須是注冊用戶才能閱讀,有些甚至必須是收費用戶,這就是網站特殊信息收費服務類型。
比如,化工類網站,有許多的信息是非用戶所不能閱讀的,這與化工行業(yè)特性有關,其產品豐富、價格變化頻繁、企業(yè)資金實力比較強等特性奠定了許多化工企業(yè)愿意付款閱讀一些對行情有關的信息或歷史資料。
另外還有一些人才網站、電子圖書、交友網站、在線電影等許多的關鍵信息也都是僅僅面向收費用戶的……。
網站的盈利方式六:B2B交易平臺
這也是一種比較常用的網站服務方式,顧名思義B2B(BusinesstoBusiness)就是商家與商家的交易,此類模式的代表網站是阿里巴巴,由于其群體鎖定在商家之間,雖然群體范圍并非普通大眾多,但是商家會有更好的支付能力,和更大的交易能力,也許對于商家來說,成交一筆生意的所得就遠遠超過支付的會員費用。
近幾年,國內的各大行業(yè)也紛紛推出了許多B2B的行業(yè)垂直網站,其占有專業(yè)度高、收費相對低等優(yōu)勢,其前景也應該是很樂觀的。
網站的盈利方式七:軟件下載
軟件下載可以說是網上零售的一部分,只是其銷售的產品為軟件,可以在線直接下載,而無需物流的運輸過程……。
現(xiàn)在國內的軟件下載多為免費的形式,有許多的軟件公司更是利用互聯(lián)網的優(yōu)勢進行在線升級服務,這也是促進與用戶互動的良好方法。
由于消費能力和消費習慣的不同,英文網站的軟件下載較大比例都是收費軟件,即使是共享也是有使用期限的,這為許多的實用性小軟件提供了良好的銷售平臺,在我接觸過的人中,就有職業(yè)設計英文應用小軟件的人,通過互聯(lián)網銷售,據(jù)說生意還不錯。
網站的盈利方式八:互聯(lián)網上網服務
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不能缺少的是互聯(lián)網上網服務,比如企業(yè)網站建設、域名注冊、服務器虛擬主機租用服務、網站推廣服務(搜索引擎優(yōu)化)、網站運營咨詢服務等,既然互聯(lián)網已經成為了經濟體系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會需要一大批的互聯(lián)網服務提供商。
網站的盈利方式九:網絡游戲
談到網絡游戲,你就會馬上想到盛大的傳奇,當然也有網易的大話西游等等,我不大喜歡打游戲,但是還是比較關注游戲所帶來的市場。盛大已經通過建立起來的網絡游戲王國,成為國內在海外上市網站類公司的市值最高的一家,可見網絡游戲市場之大。
盈利方式還有很多:只要你能想到,用戶需求
互聯(lián)網的服務提供方式還有很多,舉不勝舉,只要你能想到的,只要是用戶需求的,都有可能成為有價服務的組成部分,都有可能成為網站盈利的來源。
互聯(lián)網的真諦是創(chuàng)新,只要不斷的創(chuàng)新,就一定會找到更多更好的盈利方式……。
網站一般靠什么賺錢啊
廣告位賺錢
目前來說,這是網站一個基本的賺錢方式,如果個人網站不夠強大,建議以包月的形式出售,符合自己的心理價位即可。不太建議做其它類似CPS,CPA等模式,會比較折騰,到頭來還賺不到錢,達不到雙贏的效果。至于大網站可以自由嘗試選擇。
傭金賺錢
這是一種通過在網站添加商品鏈接代碼,幫別人銷售產品或者服務提取分成的賺錢模式。目前來說,這類型的電商比較合適,幫助一些店鋪出售商品。跟商品無關的網站不建議添加此類推廣鏈接代碼,會影響用戶體驗。
流量聯(lián)盟賺錢
流量是可以賺錢的,一般來說,推薦百度聯(lián)盟或者其它聯(lián)盟廣告。不過獲益都會很少。
出售友情鏈接
目前很多靠專做友情鏈接月賺上萬的,并且還有專門做友情鏈接的公司,所以,這塊是不錯的,雖然說不能賺大錢,但是穩(wěn)定,足夠輕松養(yǎng)活自己,還不用花費太多的時間,前提是個人網站的權重和排名都足夠好。
信息服務
目前很多招聘網,獵聘網,信息服務商等等都會這塊有需求,可以試著從這個方式入手。
軟文賺錢
開放軟文投放功能,值得一提的是,不要學那些大站投稿,費用很多,弄個低價,幾塊錢,做合適的類似外鏈投放,還是可以做的。就有看到好多網站利用積分制度支持軟文的投放。
軟件下載
目前市場來說,APP推廣相關還是一個重點,特別是目前的直播業(yè)務,有很多需要投放的,可以做。不過目前大部分是CPS模式。
當然,這些都是通過被動聯(lián)系的,站長們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去宣傳自己的信息,比如通過第三方平臺。目前比較知名的有淘寶,豬八戒,A5,站長資源平臺等第三方資源可以選擇出售自己的網站資源,只要掛上商品,就可以坐等收益。切記價格不需要太高,目前經濟不景氣,行情也受影響,價格太高賣不出去。
網站建設規(guī)劃之網站盈利模式有哪些
有人說,網站只要流量高就能賺錢。這種思維模式很片面,網站要盈利有三個步驟:發(fā)現(xiàn)盈利點、盈利可行性、用戶付錢給你。我們在運營網站的時候,往往只重視流量,而當網站發(fā)展到一定規(guī)模時,才發(fā)現(xiàn)找不到贏利點,最后只好通過掛廣告這種危害用戶體驗的方式來增收。
先做流量然后進行盈利設計往往很難取得成功,網站的盈利點,應該在網站建立之初就應該有個大體的規(guī)劃,這就需要了解有哪些盈利模式可供選擇。
先說一些目前互聯(lián)網的三大盈利模式:
一是廣告:
有流量就能賺錢,通常值得就是通過廣告的方式來盈利,這也是大部分網站賴以生存的基礎。廣告又分為廣告商直投和廣告聯(lián)盟兩種方式。隨著網站數(shù)量的不斷增加,加上廣告聯(lián)盟的興起,廣告商直投的方式逐漸沒落(。
二是用戶付費:
目前門戶網站的主要營收方式仍然是廣告或者廣告加游戲模式。2012年第二季度5大門戶營收比較分析,騰訊、網易、搜狐游戲服務營收分別占52.9%、87.2%、53.5%。
三是電商
電商盈利模式通常包含會員費、廣告費、競價排名、增值服務、線下服務、商務合作、按詢盤付費等。目前除阿里巴巴之外,其他電商都很難盈利。
以上三種模式,是目前國內互聯(lián)網領域的主要盈利方式,其中用戶付費部分一直是很多網站想做卻做不起來的(游戲類除外),在國內目前用戶的付費習慣還有待提高。
下面介紹一些不常見但存在的盈利模式:
一、融資
不得不說,融資是除廣告之外,最重要的盈利模式之一。因為能通過融資盈利的網站是少數(shù),所以不屬于三大盈利模式之一。
二、品牌推廣服務
有的網站即使沒有流量也能盈利,這些網站往往都是針對特定人群提供特定服務。例如,法律行業(yè)網站為律師提供品牌宣傳(軟文、視頻、訪談等等),雖然其自身的網站流量很低,但他們通常善于資源整合,利用其他第三方的平臺實現(xiàn)其盈利目的。
三、不盈利的盈利模式
這一類的產品或服務本身并不盈利(免費),但是卻可以積累大量有效用戶,為后續(xù)的、或關聯(lián)的產品積累潛在用戶。典型的例子是搜狗輸入法。
同樣的,網站注冊所填寫的信息,也成為一種潛在用戶積累方式,具有很大的價值。
四、移動及電信增值服務
2012年手機上網用戶超過臺式電腦用戶,移動互聯(lián)網也成為最賺錢的渠道。括前向收費模式(即面向信息使用者或瀏覽者收費)、后向收費模式(主要通過對企業(yè)單位或信息提供者收取費用)、衍生收費模式(即服務提供者通過其提供的軟件應用所形成的用戶黏度,吸引用戶嘗試新的產品和服務,從而實現(xiàn)向新產品服務提供商收費的模式。)
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時間較短但又急速發(fā)展,在我們還在研究某一行業(yè)時,新的領域又超越了現(xiàn)有的領域。新的互聯(lián)網盈利模式,也會隨著互聯(lián)網的不斷發(fā)展而涌現(xiàn)出來。
本文由尹濱撰寫,原文鏈接:
(近期將出版網站建設、網站運營書籍,歡迎站長合作交流)
請問一下網站靠得什么掙錢?
●太多的網站空有漂亮的商業(yè)計劃和兇猛的宣傳攻勢,實際上根本沒有賺到錢。
●一般來說,網站的正常收入來源為廣告、產品銷售、網頁設計、網站建設、系統(tǒng)維護等。不是網站沒有能力賺錢,而是要賺到10萬元錢,網站可能為此花費100萬元。
●國內網站中第一家明確提出贏利目標的是中華網。8848、新浪網等也都排出了明確的贏利時刻表。業(yè)內人士認為,未來三五年內,將會有一批網絡公司步入賺錢軌道。
●不要簡單地一味給網絡經濟潑冷水。網絡的發(fā)展,不僅是網絡公司的事,也關系你和我。 ———主持人
2000年4月是個分水嶺。此前網絡公司風光無限,各界都在為網絡經濟點火澆油。此后網絡公司灰頭土臉,給網絡經濟大潑冷水成為一種時尚。
原因何在?人人都知道,現(xiàn)在評估網絡公司的價值標準不再只是點擊數(shù)和頁面瀏覽量,而是收入。此時,收入成了網絡公司掛在嘴邊的時髦詞,因為投資者認這個。
但是,網絡公司能賺錢嗎?
有收入但不贏利
我國目前的網絡經濟主要以三種形式存在:一類是接入服務(ISP),一類是信息服務(IC P),一類是電子商務。
從ISP目前的經營環(huán)境來看,存在著有效需求嚴重不足的問題。截至1999年底,我國網民數(shù)量為890萬,占人口總數(shù)不到1%。而且,我國網民平均上網時間遠遠低于發(fā)達國家。有業(yè)內人士指出,如果把那些一周上網少于5小時的網民排除在外,890萬人就所剩無幾了。再加上1999年3月、10月信息產業(yè)部兩次大幅下調上網費用,ISP的收入實在薄得可憐。
至于IC P,大多都處于勉強支撐的狀態(tài)。一般來說,IC P的贏利主要通過網上廣告、信息收費、地場收費等。但在目前情況下,我國消費者還缺乏為網上信息付費的意識,商家的網上廣告投放量又十分有限,網上商務活動幾乎為零,這就掐斷了IC P的贏利來源。據(jù)一些專家判斷,國內大多數(shù)IC P,包括大部分知名的IC P目前都處于嚴重虧損的狀態(tài)。
電子商務在我國的實際開展情況,用一句話來形容是“雷聲大、雨點小”。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的具體形式主要是網上購物、網上拍賣、網上競買等。但這幾種形式實質上都是消費者對商家或消費者對消費者的行為,而電子商務的主體形式應是企業(yè)對企業(yè)。作為最應該上網的國內企業(yè),大部分并沒有上網,已經上網的也只是放上老總的照片、企業(yè)簡介和產品介紹,根本沒有商務活動。另外,影響電子商務開展的電子支付問題、物流配送體系和法律問題等,至今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解決。
一方面網站的收入極其微薄,另一方面其支出卻大得驚人。網站的品牌推廣需要錢、網站的日常更新維護需要錢、高檔的寫字樓需要租金、員工要拿令人瞠目的高薪……這一切,使目前網絡公司入不敷出,大多是在靠風險投資撐著。
但風險投資是要回報的,于是各網站老總把目光投向了“上市”。不管他們承認與否,上市是其心中永遠的夢想。但上市就意味著成功了嗎?
上市僅僅是個開始
先來看英國布網站(B o o.com)的例子。該網站立志要成為“全球第一個真正的網上運動服和時裝零售商”,在美國納斯達克登陸上市,市值最高峰時達4億美元。由于成本過大、銷售額太小,今年以來投資者拒絕追加投資。5月宣告破產,以不到4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一家美國互聯(lián)網公司。
布網站告訴了我們什么?沒有贏利來源,沒有現(xiàn)金收入,只是一味地燒錢,上市之后一樣會倒閉。
國內目前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的網站有幾家:中華網、新浪網、網易、搜狐、8848網上超市。網易和搜狐均是在7月份剛剛上市,目前還看不到他們的具體動作。至于中華網與新浪網,業(yè)內人士欣喜地看到,二者在上市后均積極調整自己的業(yè)務結構,增加贏利渠道。像中華網一口氣收購了15家相關的網絡公司,完善了自己的全球性業(yè)務模式,包括全球性的商業(yè)計劃、全球性的服務、全球性的銷售和市場推介等。新浪在做好自己主業(yè)———網上新聞的同時,開始涉足網上商城、W AP等業(yè)務。
如何上市這個問題,相信各網站老總已經考慮得很多了?,F(xiàn)在的問題是,上市以后該怎么做?必須看到,上市不是免費的午餐。企業(yè)上市后,從資本市場上“圈錢”的同時,也要以置于股東們監(jiān)督之下為代價,每一步的行動都要考慮利潤和回報,一旦經營業(yè)績不佳,就會影響到公司的股價和投資者的熱情,也就影響到公司的市場形象和后續(xù)融資。
業(yè)內人士認為,網站要生存,必須像傳統(tǒng)經濟一樣有健全的贏利通道。換名話說,網絡公司要想獲得投資者的青睞,不在于用什么商業(yè)模式,而在于有沒有在可預見的將來獲得利潤的具體計劃。投資者是為利潤而投資、是因為對利潤計劃有信心而打開腰包的。因此,各網絡公司不應在商業(yè)模式上大作文章,而要根據(jù)市場具體需要拿出具體可行的利潤計劃來。
贏利曙光隱隱出現(xiàn)
在網絡大潮的沖擊下,我們又一次目睹了國人的通?。豪脮r一擁而上,利空時一哄而散。
對于網站的贏利問題,憑心而論,我們有點兒操之過急了。像搜狐這樣的老牌網站,成立不過兩年時間;大多數(shù)網站的“年齡”僅僅一歲而已,絕對處于嬰兒期。一出生就要求能夠健步如飛,確實有點兒為難網絡企業(yè)了。
令人興奮的是,中華網、8848、新浪等著名網絡公司均已排出了贏利時間表。從他們出具的時間表可以看出,未來三五年內,將會有一批網絡公司步入賺錢軌道。
第一家明確提出贏利目標的是中華網首席執(zhí)行官葉克勇。他稱,中華網2001年就可實現(xiàn)贏利。今年一季度,中華網的總收入為2000萬美元,較上一季度的1100萬美元增長了82%。中華網持有現(xiàn)金及其他現(xiàn)金資產為5.61億美元,較上一季度的1.25億美元有顯著增長,說明中華網已邁向收益穩(wěn)健的成長之路。中國最大電子商務網站8848的贏利時間為三年內。董事長王峻濤說,8848自去年底開始月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預計到今年底總銷售額將達2.8億元。新浪網首席執(zhí)行官王志東出言較為謹慎,不過按照6月28日公布的數(shù)據(jù),新浪的廣告收入達到550萬美元,比上個季度增加77.4%。注冊用戶超過600萬,頁面瀏覽量達2700萬,增長速度都非常之快。據(jù)估算,新浪網今年的營業(yè)收入在2000萬美元左右。包括摩根斯坦利銀行在內的美國獨立分析師通過測算認為,新浪的贏利時間應在2004年到2005年。
炎黃在線(w w w.C h in e se.com)執(zhí)行副總裁邵明指出:“并不是網站沒有能力賺錢,而是要賺到10萬元錢,網站必須為此花費100萬元,從此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的怪圈?!闭娴臎]有辦法了嗎?邵明給出一個新思路:即通過網站的連鎖,極大地省掉單一網站運營外部費用及外部資源的消耗(往往是網站成本的大頭),使網站只需花費10萬元的成本就可以賺到10萬元。這還不夠,通過連鎖機制吸引全球網站加盟,構建“一站式”的服務體系,使本來有能力賺到10萬元的網站,依靠連鎖體系可以掙到20萬元,于是產生了利潤。舉個簡單地例子:“如果西安的網民需要買一本書,你的總部在北京,網上售書你可以掙到5元,卻要花費10元才能把書寄到用戶手中,如何能夠盈利?而聯(lián)合就有好處,可以由西安的本地網站將書送到客戶手中,只需花費2元,剩下的3元兩家平分,就賺到了錢。”
這段時間網絡公司的日子很難熬。風險資金大撤退、網絡人才紛紛回流、成本居高不下、收入遲遲不增、好的贏利渠道尚未找到、70%的網站近年內會倒閉或被并購……互聯(lián)網真的成了“明日黃花”嗎?處于領頭羊地位的網站顯現(xiàn)贏利曙光,說明中國互聯(lián)網已步入健康的發(fā)展軌道,對“網絡純粹是泡沫”的說法是個有力的回擊。
對待互聯(lián)網,我們必須堅定信心,擁有耐心,待以愛心!網絡能否發(fā)展,不僅對網絡公司非常重要,對我們的經濟、社會生活的現(xiàn)代化也是至關重要的。 ●太多的網站空有漂亮的商業(yè)計劃和兇猛的宣傳攻勢,實際上根本沒有賺到錢。
●一般來說,網站的正常收入來源為廣告、產品銷售、網頁設計、網站建設、系統(tǒng)維護等。不是網站沒有能力賺錢,而是要賺到10萬元錢,網站可能為此花費100萬元。
●國內網站中第一家明確提出贏利目標的是中華網。8848、新浪網等也都排出了明確的贏利時刻表。業(yè)內人士認為,未來三五年內,將會有一批網絡公司步入賺錢軌道。
●不要簡單地一味給網絡經濟潑冷水。網絡的發(fā)展,不僅是網絡公司的事,也關系你和我。 ———主持人
2000年4月是個分水嶺。此前網絡公司風光無限,各界都在為網絡經濟點火澆油。此后網絡公司灰頭土臉,給網絡經濟大潑冷水成為一種時尚。
原因何在?人人都知道,現(xiàn)在評估網絡公司的價值標準不再只是點擊數(shù)和頁面瀏覽量,而是收入。此時,收入成了網絡公司掛在嘴邊的時髦詞,因為投資者認這個。
但是,網絡公司能賺錢嗎?
有收入但不贏利
我國目前的網絡經濟主要以三種形式存在:一類是接入服務(ISP),一類是信息服務(IC P),一類是電子商務。
從ISP目前的經營環(huán)境來看,存在著有效需求嚴重不足的問題。截至1999年底,我國網民數(shù)量為890萬,占人口總數(shù)不到1%。而且,我國網民平均上網時間遠遠低于發(fā)達國家。有業(yè)內人士指出,如果把那些一周上網少于5小時的網民排除在外,890萬人就所剩無幾了。再加上1999年3月、10月信息產業(yè)部兩次大幅下調上網費用,ISP的收入實在薄得可憐。
至于IC P,大多都處于勉強支撐的狀態(tài)。一般來說,IC P的贏利主要通過網上廣告、信息收費、地場收費等。但在目前情況下,我國消費者還缺乏為網上信息付費的意識,商家的網上廣告投放量又十分有限,網上商務活動幾乎為零,這就掐斷了IC P的贏利來源。據(jù)一些專家判斷,國內大多數(shù)IC P,包括大部分知名的IC P目前都處于嚴重虧損的狀態(tài)。
電子商務在我國的實際開展情況,用一句話來形容是“雷聲大、雨點小”。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的具體形式主要是網上購物、網上拍賣、網上競買等。但這幾種形式實質上都是消費者對商家或消費者對消費者的行為,而電子商務的主體形式應是企業(yè)對企業(yè)。作為最應該上網的國內企業(yè),大部分并沒有上網,已經上網的也只是放上老總的照片、企業(yè)簡介和產品介紹,根本沒有商務活動。另外,影響電子商務開展的電子支付問題、物流配送體系和法律問題等,至今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解決。
一方面網站的收入極其微薄,另一方面其支出卻大得驚人。網站的品牌推廣需要錢、網站的日常更新維護需要錢、高檔的寫字樓需要租金、員工要拿令人瞠目的高薪……這一切,使目前網絡公司入不敷出,大多是在靠風險投資撐著。
但風險投資是要回報的,于是各網站老總把目光投向了“上市”。不管他們承認與否,上市是其心中永遠的夢想。但上市就意味著成功了嗎?
上市僅僅是個開始
先來看英國布網站(B o o.com)的例子。該網站立志要成為“全球第一個真正的網上運動服和時裝零售商”,在美國納斯達克登陸上市,市值最高峰時達4億美元。由于成本過大、銷售額太小,今年以來投資者拒絕追加投資。5月宣告破產,以不到4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一家美國互聯(lián)網公司。
布網站告訴了我們什么?沒有贏利來源,沒有現(xiàn)金收入,只是一味地燒錢,上市之后一樣會倒閉。
國內目前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的網站有幾家:中華網、新浪網、網易、搜狐、8848網上超市。網易和搜狐均是在7月份剛剛上市,目前還看不到他們的具體動作。至于中華網與新浪網,業(yè)內人士欣喜地看到,二者在上市后均積極調整自己的業(yè)務結構,增加贏利渠道。像中華網一口氣收購了15家相關的網絡公司,完善了自己的全球性業(yè)務模式,包括全球性的商業(yè)計劃、全球性的服務、全球性的銷售和市場推介等。新浪在做好自己主業(yè)———網上新聞的同時,開始涉足網上商城、W AP等業(yè)務。
如何上市這個問題,相信各網站老總已經考慮得很多了?,F(xiàn)在的問題是,上市以后該怎么做?必須看到,上市不是免費的午餐。企業(yè)上市后,從資本市場上“圈錢”的同時,也要以置于股東們監(jiān)督之下為代價,每一步的行動都要考慮利潤和回報,一旦經營業(yè)績不佳,就會影響到公司的股價和投資者的熱情,也就影響到公司的市場形象和后續(xù)融資。
業(yè)內人士認為,網站要生存,必須像傳統(tǒng)經濟一樣有健全的贏利通道。換名話說,網絡公司要想獲得投資者的青睞,不在于用什么商業(yè)模式,而在于有沒有在可預見的將來獲得利潤的具體計劃。投資者是為利潤而投資、是因為對利潤計劃有信心而打開腰包的。因此,各網絡公司不應在商業(yè)模式上大作文章,而要根據(jù)市場具體需要拿出具體可行的利潤計劃來。
贏利曙光隱隱出現(xiàn)
在網絡大潮的沖擊下,我們又一次目睹了國人的通?。豪脮r一擁而上,利空時一哄而散。
對于網站的贏利問題,憑心而論,我們有點兒操之過急了。像搜狐這樣的老牌網站,成立不過兩年時間;大多數(shù)網站的“年齡”僅僅一歲而已,絕對處于嬰兒期。一出生就要求能夠健步如飛,確實有點兒為難網絡企業(yè)了。
令人興奮的是,中華網、8848、新浪等著名網絡公司均已排出了贏利時間表。從他們出具的時間表可以看出,未來三五年內,將會有一批網絡公司步入賺錢軌道。
第一家明確提出贏利目標的是中華網首席執(zhí)行官葉克勇。他稱,中華網2001年就可實現(xiàn)贏利。今年一季度,中華網的總收入為2000萬美元,較上一季度的1100萬美元增長了82%。中華網持有現(xiàn)金及其他現(xiàn)金資產為5.61億美元,較上一季度的1.25億美元有顯著增長,說明中華網已邁向收益穩(wěn)健的成長之路。中國最大電子商務網站8848的贏利時間為三年內。董事長王峻濤說,8848自去年底開始月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預計到今年底總銷售額將達2.8億元。新浪網首席執(zhí)行官王志東出言較為謹慎,不過按照6月28日公布的數(shù)據(jù),新浪的廣告收入達到550萬美元,比上個季度增加77.4%。注冊用戶超過600萬,頁面瀏覽量達2700萬,增長速度都非常之快。據(jù)估算,新浪網今年的營業(yè)收入在2000萬美元左右。包括摩根斯坦利銀行在內的美國獨立分析師通過測算認為,新浪的贏利時間應在2004年到2005年。
炎黃在線(w w w.C h in e se.com)執(zhí)行副總裁邵明指出:“并不是網站沒有能力賺錢,而是要賺到10萬元錢,網站必須為此花費100萬元,從此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的怪圈。”真的沒有辦法了嗎?邵明給出一個新思路:即通過網站的連鎖,極大地省掉單一網站運營外部費用及外部資源的消耗(往往是網站成本的大頭),使網站只需花費10萬元的成本就可以賺到10萬元。這還不夠,通過連鎖機制吸引全球網站加盟,構建“一站式”的服務體系,使本來有能力賺到10萬元的網站,依靠連鎖體系可以掙到20萬元,于是產生了利潤。舉個簡單地例子:“如果西安的網民需要買一本書,你的總部在北京,網上售書你可以掙到5元,卻要花費10元才能把書寄到用戶手中,如何能夠盈利?而聯(lián)合就有好處,可以由西安的本地網站將書送到客戶手中,只需花費2元,剩下的3元兩家平分,就賺到了錢?!?
這段時間網絡公司的日子很難熬。風險資金大撤退、網絡人才紛紛回流、成本居高不下、收入遲遲不增、好的贏利渠道尚未找到、70%的網站近年內會倒閉或被并購……互聯(lián)網真的成了“明日黃花”嗎?處于領頭羊地位的網站顯現(xiàn)贏利曙光,說明中國互聯(lián)網已步入健康的發(fā)展軌道,對“網絡純粹是泡沫”的說法是個有力的回擊。
對待互聯(lián)網,我們必須堅定信心,擁有耐心,待以愛心!網絡能否發(fā)展,不僅對網絡公司非常重要,對我們的經濟、社會生活的現(xiàn)代化也是至關重要的。
●太多的網站空有漂亮的商業(yè)計劃和兇猛的宣傳攻勢,實際上根本沒有賺到錢。
●一般來說,網站的正常收入來源為廣告、產品銷售、網頁設計、網站建設、系統(tǒng)維護等。不是網站沒有能力賺錢,而是要賺到10萬元錢,網站可能為此花費100萬元。
●國內網站中第一家明確提出贏利目標的是中華網。8848、新浪網等也都排出了明確的贏利時刻表。業(yè)內人士認為,未來三五年內,將會有一批網絡公司步入賺錢軌道。
●不要簡單地一味給網絡經濟潑冷水。網絡的發(fā)展,不僅是網絡公司的事,也關系你和我。 ———主持人
2000年4月是個分水嶺。此前網絡公司風光無限,各界都在為網絡經濟點火澆油。此后網絡公司灰頭土臉,給網絡經濟大潑冷水成為一種時尚。
原因何在?人人都知道,現(xiàn)在評估網絡公司的價值標準不再只是點擊數(shù)和頁面瀏覽量,而是收入。此時,收入成了網絡公司掛在嘴邊的時髦詞,因為投資者認這個。
但是,網絡公司能賺錢嗎?
有收入但不贏利
我國目前的網絡經濟主要以三種形式存在:一類是接入服務(ISP),一類是信息服務(IC P),一類是電子商務。
從ISP目前的經營環(huán)境來看,存在著有效需求嚴重不足的問題。截至1999年底,我國網民數(shù)量為890萬,占人口總數(shù)不到1%。而且,我國網民平均上網時間遠遠低于發(fā)達國家。有業(yè)內人士指出,如果把那些一周上網少于5小時的網民排除在外,890萬人就所剩無幾了。再加上1999年3月、10月信息產業(yè)部兩次大幅下調上網費用,ISP的收入實在薄得可憐。
至于IC P,大多都處于勉強支撐的狀態(tài)。一般來說,IC P的贏利主要通過網上廣告、信息收費、地場收費等。但在目前情況下,我國消費者還缺乏為網上信息付費的意識,商家的網上廣告投放量又十分有限,網上商務活動幾乎為零,這就掐斷了IC P的贏利來源。據(jù)一些專家判斷,國內大多數(shù)IC P,包括大部分知名的IC P目前都處于嚴重虧損的狀態(tài)。
電子商務在我國的實際開展情況,用一句話來形容是“雷聲大、雨點小”。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的具體形式主要是網上購物、網上拍賣、網上競買等。但這幾種形式實質上都是消費者對商家或消費者對消費者的行為,而電子商務的主體形式應是企業(yè)對企業(yè)。作為最應該上網的國內企業(yè),大部分并沒有上網,已經上網的也只是放上老總的照片、企業(yè)簡介和產品介紹,根本沒有商務活動。另外,影響電子商務開展的電子支付問題、物流配送體系和法律問題等,至今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解決。
一方面網站的收入極其微薄,另一方面其支出卻大得驚人。網站的品牌推廣需要錢、網站的日常更新維護需要錢、高檔的寫字樓需要租金、員工要拿令人瞠目的高薪……這一切,使目前網絡公司入不敷出,大多是在靠風險投資撐著。
但風險投資是要回報的,于是各網站老總把目光投向了“上市”。不管他們承認與否,上市是其心中永遠的夢想。但上市就意味著成功了嗎?
上市僅僅是個開始
先來看英國布網站(B o o.com)的例子。該網站立志要成為“全球第一個真正的網上運動服和時裝零售商”,在美國納斯達克登陸上市,市值最高峰時達4億美元。由于成本過大、銷售額太小,今年以來投資者拒絕追加投資。5月宣告破產,以不到4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一家美國互聯(lián)網公司。
布網站告訴了我們什么?沒有贏利來源,沒有現(xiàn)金收入,只是一味地燒錢,上市之后一樣會倒閉。
國內目前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的網站有幾家:中華網、新浪網、網易、搜狐、8848網上超市。網易和搜狐均是在7月份剛剛上市,目前還看不到他們的具體動作。至于中華網與新浪網,業(yè)內人士欣喜地看到,二者在上市后均積極調整自己的業(yè)務結構,增加贏利渠道。像中華網一口氣收購了15家相關的網絡公司,完善了自己的全球性業(yè)務模式,包括全球性的商業(yè)計劃、全球性的服務、全球性的銷售和市場推介等。新浪在做好自己主業(yè)———網上新聞的同時,開始涉足網上商城、W AP等業(yè)務。
如何上市這個問題,相信各網站老總已經考慮得很多了?,F(xiàn)在的問題是,上市以后該怎么做?必須看到,上市不是免費的午餐。企業(yè)上市后,從資本市場上“圈錢”的同時,也要以置于股東們監(jiān)督之下為代價,每一步的行動都要考慮利潤和回報,一旦經營業(yè)績不佳,就會影響到公司的股價和投資者的熱情,也就影響到公司的市場形象和后續(xù)融資。
業(yè)內人士認為,網站要生存,必須像傳統(tǒng)經濟一樣有健全的贏利通道。換名話說,網絡公司要想獲得投資者的青睞,不在于用什么商業(yè)模式,而在于有沒有在可預見的將來獲得利潤的具體計劃。投資者是為利潤而投資、是因為對利潤計劃有信心而打開腰包的。因此,各網絡公司不應在商業(yè)模式上大作文章,而要根據(jù)市場具體需要拿出具體可行的利潤計劃來。
贏利曙光隱隱出現(xiàn)
在網絡大潮的沖擊下,我們又一次目睹了國人的通病:利好時一擁而上,利空時一哄而散。
對于網站的贏利問題,憑心而論,我們有點兒操之過急了。像搜狐這樣的老牌網站,成立不過兩年時間;大多數(shù)網站的“年齡”僅僅一歲而已,絕對處于嬰兒期。一出生就要求能夠健步如飛,確實有點兒為難網絡企業(yè)了。
令人興奮的是,中華網、8848、新浪等著名網絡公司均已排出了贏利時間表。從他們出具的時間表可以看出,未來三五年內,將會有一批網絡公司步入賺錢軌道。
第一家明確提出贏利目標的是中華網首席執(zhí)行官葉克勇。他稱,中華網2001年就可實現(xiàn)贏利。今年一季度,中華網的總收入為2000萬美元,較上一季度的1100萬美元增長了82%。中華網持有現(xiàn)金及其他現(xiàn)金資產為5.61億美元,較上一季度的1.25億美元有顯著增長,說明中華網已邁向收益穩(wěn)健的成長之路。中國最大電子商務網站8848的贏利時間為三年內。董事長王峻濤說,8848自去年底開始月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預計到今年底總銷售額將達2.8億元。新浪網首席執(zhí)行官王志東出言較為謹慎,不過按照6月28日公布的數(shù)據(jù),新浪的廣告收入達到550萬美元,比上個季度增加77.4%。注冊用戶超過600萬,頁面瀏覽量達2700萬,增長速度都非常之快。據(jù)估算,新浪網今年的營業(yè)收入在2000萬美元左右。包括摩根斯坦利銀行在內的美國獨立分析師通過測算認為,新浪的贏利時間應在2004年到2005年。
炎黃在線(w w w.C h in e se.com)執(zhí)行副總裁邵明指出:“并不是網站沒有能力賺錢,而是要賺到10萬元錢,網站必須為此花費100萬元,從此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的怪圈?!闭娴臎]有辦法了嗎?邵明給出一個新思路:即通過網站的連鎖,極大地省掉單一網站運營外部費用及外部資源的消耗(往往是網站成本的大頭),使網站只需花費10萬元的成本就可以賺到10萬元。這還不夠,通過連鎖機制吸引全球網站加盟,構建“一站式”的服務體系,使本來有能力賺到10萬元的網站,依靠連鎖體系可以掙到20萬元,于是產生了利潤。舉個簡單地例子:“如果西安的網民需要買一本書,你的總部在北京,網上售書你可以掙到5元,卻要花費10元才能把書寄到用戶手中,如何能夠盈利?而聯(lián)合就有好處,可以由西安的本地網站將書送到客戶手中,只需花費2元,剩下的3元兩家平分,就賺到了錢?!?
這段時間網絡公司的日子很難熬。風險資金大撤退、網絡人才紛紛回流、成本居高不下、收入遲遲不增、好的贏利渠道尚未找到、70%的網站近年內會倒閉或被并購……互聯(lián)網真的成了“明日黃花”嗎?處于領頭羊地位的網站顯現(xiàn)贏利曙光,說明中國互聯(lián)網已步入健康的發(fā)展軌道,對“網絡純粹是泡沫”的說法是個有力的回擊。
對待互聯(lián)網,我們必須堅定信心,擁有耐心,待以愛心!網絡能否發(fā)展,不僅對網絡公司非常重要,對我們的經濟、社會生活的現(xiàn)代化也是至關重要的。
網站建設與運營的收入來源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網站建設與運營的收入來源分析、網站建設與運營的收入來源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